5月1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湖南又一次站上了举国关注的C位。
围绕“聚焦高质量发展,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主题,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这场历时1个多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上,不仅有亮眼的发展成果,更有具体、实在的部署与举措。从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由这些关键词构筑起来的“湖南形象”,清晰可感,透露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01 稳的底气
“稳”字当头,底色更足。
发布会上,毛伟明表示,“湖南已具备迈上新台阶、夺取新胜利的基础和条件”。
数据很直观,成绩单也很出色。
从时间维度看,奋进的湖南正在实现能级跃升。
从2012年经济总量的2万亿元,到去年突破了5万亿元,实现了“四连跳”,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增长。
高技术产业已突破了万亿元,经贸的“朋友圈”已经达到了235个国家和地区。
全省绿色发展指数进入了全国前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居中部第1位和第2位。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跑赢经济发展速度。
5月6日,新田县产业开发区湖南鲁丽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赶制海内外订单产品。
从空间维度看,湖南在中部有亮点,在全国有地位,在国际有影响。
中部有亮点,湖南有3个万亿级产业、16个千亿级产业,拥有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营商环境排名前十,中非经贸博览会、北斗峰会等永久落户湖南。
全国有地位,有全国首位的优势产业,有全国首创的改革经验,有全国首批的技术装备。这几年来,湖南取得“首”字、“最”字号成果21项。
世界有影响,有驶向世界的轨道机车,有遍布全球的工程机械,有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有造福世界的湖南稻种。
在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下,湖南一连串的“稳”,在复杂经济周期里绽放出耀眼的“潇湘红”。
02 进的信心
从理论逻辑来看,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底气才能更足。而从实践逻辑看,“稳”是主基调,“进”是大方向。
坚持稳中求进,是湖南上下抓经济工作一以贯之的“总基调”。
打造“三个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蓝图、制定的战略。近年来,湖南用“三个更”——更高的目标定位、更好的服务大局、更大的影响,持续抓好“三个高地”建设。
在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上持续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在产业制高点、人才制高点、技术制高点和平台制高点奋力,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从“两端、两有、两带、三化一流”四个着力点发力,推动湖南改革开放迈向高地。
5月6日,洋湖生态新城南区智慧能源站项目已基本完工,该项目是长沙首个全部面向住宅集中供能的区域能源站。
湖南的进,不仅体现在向远处拓展,还体现在向高处攀登,向纵深拓展。
以“新”促进。湖南的智能计算产业已具备先发竞争优势,将聚焦打造全国智能计算自主创新策源中心、世界一流信创产业集群、全国领先的音视频产业集群、行业领先的北斗规模应用产业集群,推动信创从“首创”迈向“首位”,推动北斗从“天边”走向“身边”,推动音视频从“融合”转向“融创”。
以“融”促进。湖南省文化资源丰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和活跃的现代文化。湖南将以“新的文化使命”做到“四个深度融合”:以文化人、推动文化和教育深度融合,以文创业、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以文兴乡、推动文化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文塑旅、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擦亮“五张名片”。
以“群”促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是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的重大战略部署,经历近30年创新实践,成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拥有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中小航空发动机4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增长极的培育上,湖南还着力打造北斗、新能源、文化旅游等新增长点,形成中部地区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进,是一种自我革新。
随着经济发展、人文交融,很大程度上,“湖南”已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属性,而是在历史重任面前,主动挑大梁、敢闯爱拼、奋勇争先的“真湘、真香”形象。
应势而谋,乘势而上,在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中激发破局的力量,让湖南在大国博弈、区域竞争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
03 势的力量
新的征程,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勃发新气象。但这一过程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更不可能是鲜花掌声里的乐享其成。
通计熟筹,蹇视高步。
当前,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湖南清醒地意识到,要着力破解高质量发展“成长的烦恼”,必须妥善处理“稳”与“进”的关系,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湖南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奋勇争先,要担负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使命和责任。
既要抢抓叠加机遇,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增强经济“贡献度”上奋勇争先。
湖南户籍人口7300万,居于全国第8位,2023年经济总量在全国第9位,国土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全国第10位。发布会上,毛伟明用“八九不离十”,生动概括湖南处于这样一个区位和经济地位,“应该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有所作为”。
接下来,湖南将始终抓住增长极和增长点“两增”,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桑龙高速帅乡特大桥合龙。
既要“强筋壮骨”,又要“脱胎换骨”——在提高功能“承载度”上奋勇争先。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湖南将抓住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建设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与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这也是在中央赋予中部“三基地一枢纽”的要求上提高承载度。
发布会还透露,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将不断攻克前沿技术,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000亿元,为打造能源原材料基地作出更大贡献。
既看得见星空,也闻得到花香——在擦亮绿色“显示度”上奋勇争先。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高品质生活的成色。
湖南森林覆盖率接近60%,有163公里长江岸线,“一江一湖四水”是我们打造美丽湖南的主战场,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好一江碧水”的要求,使湖南流向长江的水是一江碧水向东流。
在产业生态化上,使产业具有更多的“含绿量”“含金量”,在生态产业化上,探索“两山”转换通道,在“生态+旅游”“生态+健康”等新业态上多下功夫。
5月4日,雨后的安化县东坪镇。(以上图片均来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面向未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牢固,制造业需从由大到强转变、创新驱动还亟待加强……挑战前所未有,任务艰巨繁重。这是湖南的使命,也是湖南必须要打的硬仗。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显然,湖南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吹响!
毕竟,这片土地,从未让人失望。
责编:许敏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梁志平在岩桥镇督导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
梁志平带队督导检查“三大盛会”重点项目建设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九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
芷江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工作部署会召开
梁志平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和观摩组织工作
梁志平带队实地调研“三大盛会”观摩组织筹备工作
梁元和督导检查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