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同心圆” 育出“幸福果”
——看芷江古冲村如何推动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共融互促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金欣 通讯员 张长勇
(在古冲村,冰糖橙成了各族群众的“致富果”“幸福果”。)
迎着冬日暖阳,从怀化出发,途径包茂高速,驱车40公里左右,便来到了古冲村。这里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禾梨坳乡,与洪江市交界,是一个侗族与汉族、苗族、土家族、瑶族、壮族等多民族融合聚居的村寨。
11月下旬,正是橙黄橘红时,村里万亩冰糖橙迎来丰收。来到天空观景台往下眺望,层层叠叠的橘林景观映入眼帘,漫山金黄、果实累累,颇为壮观。“柑橘产业是古冲村最大的产业。以前,我们村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已经达到了人均2万元。”望着一颗颗“致富果”,古冲村党总支书记龙四清充满感慨。
近年来,古冲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双融双促”,全面推进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民族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治理优”的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各族村民的日子就如同这漫山的冰糖橙一般,金灿灿,甜蜜蜜!
(古冲村网红打卡点)
农文旅融合,铺就致富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古冲村地处芷江南部边远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适宜柑橘种植。在村支两委的引领下,经过多年的发展,过去“山上只有茅草窝,山下只有泥水喝”的穷山村如今已成了芷江远近闻名的柑橘产业强村。目前全村种植柑橘面积达10000亩,年产量1500万公斤,产值4000余万元。
为了提高柑橘品质、提升品牌、拓展市场,古冲村积极引进农业企业,扶持农业合作社,建成了万亩标准现代化柑橘产业园。村里成立了标果柑橘专业合作社,通过与橙家班等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开展网络直播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柑橘产销链,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致富。
“我们的冰糖橙根本不愁卖,不仅全国各地外商来收果,还远销俄罗斯,村里还通过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吸引游客来买,我们只管种好橘子就行。”果农周代洲兴奋地说。
(一颗颗金黄的冰糖橙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古冲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有双溪口侗寨、恶龙溪侗寨、堰坎上侗寨、社山背侗寨、万亩橘园、天空观景台、古冲侗寨风雨桥、岩头坪梯田、百花溪等景区景点,还建设有民族文化展览馆、红军长征过古冲事迹馆,馆藏有300余件侗族花床、侗锦、器具、坛碟等。游客中心、演艺舞台、帐篷露营基地、停车场、自行车骑行道等旅游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
依托侗族特色和柑橘产业,近年来,该村以“乡村体验文化旅游”主线,积极组织开展柑橘采摘节、乡村音乐会、文艺家采风创作等活动,掀起民族交往新风尚。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果园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不断完善古冲旅游内涵,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近两年,古冲村共接待外来游客、研学团队共3000余人。目前在建的橘科普园和橘文化园,已成功申报为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将成为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两园’建成后,将进一步辐射周边地区,带动乡村旅游业整体发展,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龙四清表示。
(青年文艺家们走进古冲村,开展以“橘颂古冲”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活动。)
村容村貌靓,宜居又宜游
“目之所及皆美景!”来到古冲村采风创作的画家唐礼军站在天空观景台上,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他挥毫泼墨,将眼前的美景定格在画布上。唐礼军感慨道:“这里不仅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更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是一处可以治愈心灵的‘诗与远方’。”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走进古冲村,只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文化墙绘生动形象,休闲绿地花草繁茂,文体广场设施齐全,侗族鼓楼精美壮观……一路向前,一幅宜居宜游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摊开。
“以前的古冲村可不是这样的。”龙四清说,以前,村里基础设施差、卫生管理乱、村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房前屋后杂草丛生,道路泥泞不堪,毫无美感可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古冲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村容精细化管理,以“改沟、改厕、改厨、改圈”为主对院落环境进行整改。村里还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充分利用公共区域,开展了一系列美化工程,建起了文体广场、休闲绿地、文化墙等。
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题,充分利用村内资源优势,号召村民自己动手,编制农家竹篱笆、木围栏,用村溪流里的鹅卵石铺设道路,巧借旧宅基地和空地改造菜园、花圃,打造沿岸景观带,用小投入取得大成效。
如今,白竹溪等5处错落有致的美丽乡村小别墅群,均配套修建了活动广场、小舞台、护栏、绿化带、健身器材一系列附属设施。鸡公坡等16个侗家庭院修建了栏杆、步道、绿化带、侗族竹亭。家家户户开挖有深水井,用上了洁净水,修建了卫生厕所,卫生实现了保洁。村民活动广场周边栽满了红叶石楠、桂花树等。古冲村不仅“颜值”得到大幅提升,还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特色精品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每到节假日或晴朗傍晚,天空观景台人头攒动,侗族风雨桥上的人影倒映在百花溪中格外美丽,桥边的百姓舞台则成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舞的主要场地,一个个精彩的文化节目,丰富着古冲人民的精神生活,感受着民族团结进步带来的满满幸福。
“现在村子里上下一心,干劲满满。支部带好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村子建得越来越美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见证了古冲村发展变化的老支书李文武,看着村里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新面貌,心里别提多开心。
(古冲村党总支书记龙四清)
基层治理强,和谐又幸福
广场上,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果园里,大家互帮互助,共同采摘冰糖橙;村部里,村干部们耐心倾听村民意见,共同商讨村里的发展大计……
村里和谐幸福的氛围,离不开基层治理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古冲村坚持村“两委”带头、党员先行、创新驱动,探索实行“村民积分制”管理,将社会公德、乡村旅游、环境整治等各个方面纳入积分范畴,打造乡风文明“古冲”样板。
走进古冲村“湘妹子能量家园”,只见20多平方米的门面内,粮油米面、油盐酱醋、保洁洗护等物品琳琅满目,“价格”在10到2000个积分不等。
“村民只要注册下载App,并报名参加平台发布的各项活动,如参加环境卫生打扫、侗族树葬改革、侗寨容貌整治等都能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以换取粮油、面条、洗衣液、餐巾纸等近百余种物资奖励。”龙四清介绍。
下雨天排水沟堵了,村民主动去疏通;开展大清扫活动,村民赶着去参加……村民们攒积分、比积分、亮积分,大大激发了参与民族发展、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该村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移风易俗动员会、夜访会,发动党员、党小组长、群众签下《移风易俗承诺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志愿服务队“一约四会一队”工作机制;开展身边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开办乡村振兴讲习所,邀请新乡贤、新农民、新能人进行专题讲座,让群众学知识、学政策、学技术;成立幸福基金,用于扶贫帮困、鼓励先进等。
如今的古冲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浸润民心,各族群众共居共融、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融合发展。“全国生态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民族乡村振兴试点村”“省巾帼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走过万水和千山,好日子越过就越甜,遥望着美丽的雪峰山,金黄的果儿长满树尖……”这首古冲村村歌《冰糖橙之恋》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正是古冲村当下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古冲村的发展历程中,民族团结始终是不变的主旋律,各族干部群众手挽手、肩并肩,铆足干劲、接续奋斗,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阔。
(古冲村以“乡村体验文化旅游”主线,积极组织开展柑橘采摘节、乡村音乐会等多样活动,掀起民族交往新风尚。 以上图片均为田骅 摄)
责编:唐先彬
来源:怀化新闻网
梁志平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和观摩组织工作
梁志平带队实地调研“三大盛会”观摩组织筹备工作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九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梁元和督导检查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元和主持召开高质量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调度会
梁志平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县应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安保维稳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梁元和带队调研督导县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