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八十年的寻找:抗战英雄邱正卿埋骨安徽 或是芷江邱氏族人
2025-03-10 09:50:06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 编辑:唐先彬 |          浏览量:5105

芷江融媒讯(记者 尹华 通讯员 杨铠玮)近日,一则短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湖南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在安徽省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发现一座抗战英雄墓,经反复辨认,依稀可见墓碑上刻着“邱正卿,湖南芷江人”的字样。视频发布后,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芷江,一场跨越八十年的寻找就此展开。

据史料记载,1938年6月至10月,国民革命军199师奉命至潜山县侧击日军,后因日军火力太强不得不撤出战斗。当地在龙潭乡万涧村设立阵亡将士公墓,将和邱正卿在那次战斗中阵亡的战士一起掩埋。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墓碑上刻着“陆军第一九九师第五七四旅一一四八团第一营第三连连长邱正卿墓”的字样,立碑时间为1938年10月10日。

“湖南芷江人”邱正卿是谁?他的亲人如今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芷江当地邱姓族人看到视频后,立即行动起来,在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对照族谱在芷江镇麻缨塘村和学坪村邱姓族人聚集地进行仔细查找,最终找到一位名叫邱茂金的族人,其年龄与邱正卿相似。邱氏族谱记载:邱茂金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其个人动向为:从军,卒年没有记录。

据芷江邱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邱荣辉介绍,1938年的时候,邱氏家族在芷江境内人员只有1000人左右,所有邱氏族人在族谱里面都查得到,只有邱昌煊之子邱茂金当兵,之后就再没有消息,根据族谱记载,两人年龄吻合。

芷江镇麻缨塘村文书邱愈清也说到,在他十多岁的时候,他一个太婆亲口跟他讲过,麻缨塘学坪村皂角园那边,有个当连长的死在外面

在麻缨塘邱氏族人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邱茂金的祖父和父亲的合葬墓,墓碑上清晰可见邱茂金为其祖父、父亲立碑的时间为“民国”十八年清明(公元1929年)。据芷江文史爱好者介绍,邱茂金曾在国民革命军第40军第2师任特务连长,1928年7月,因部队缩编遣裁人员,邱茂金回到家乡芷江,加入地方保安团。在此期间,邱茂金为其祖父、父亲修墓立碑。1938年1月22日,芷江保安团等4个保安团合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九九师,芷江保安团改编为五七四旅一一四八团,正是邱正卿生前所在的部队。

芷江侨联主席张青松根据查阅抗战时期的战报,发现199师574旅1148团团长叫做蒲士胜,是芷江人,也是当年芷江保安团的团长,他推断,邱茂金很可能编到了这个团里面,参加了潜山伏击战。

2024年4月25日,一位署名“舒州文化工作室”的网友在网上发帖,首次公布邱正卿墓碑的信息,湖南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们随即展开查找工作,因当时墓碑字迹模糊,志愿者们一直在四川寻找邱正卿的线索,未果。直到今年2月24日,志愿者们来到安徽潜山,实地对墓碑进行辨认。因墓碑风化严重,志愿者们经过反复辨认,才基本确定邱正卿是湖南芷江人。

邱正卿,这位长眠于潜山的抗战英雄,是否就是芷江邱氏族人苦苦寻找的亲人还尚未明确。目前,两地志愿者正积极联系,希望通过DNA比对等方式进一步确认邱正卿的身份。

“经年烽火起卢沟 一纸降书落芷江”。芷江,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作为抗战胜利受降地,芷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抗战期间,芷江先后有超过一万名家乡子弟投入到那场轰轰烈烈挽救民族危亡的伟大战争。

在芷江,为埋骨他乡的抗战将士寻找家人的事情还在继续,这段跨越时空的寻找,不仅是对先辈英灵的告慰,更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长期以来,芷江高度重视抗战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挖掘整理抗战历史资料,修缮保护抗战遗址遗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而邱正卿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责编:唐先彬

一审:杨艳芬

二审:唐先彬

三审:尹华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市级
县级
专题专栏
特别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