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经过慎重考虑,当时的军事重镇——湖南芷江成为中国战区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之地。8月21日至23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芷江举行。芷江受降标志着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
今天,经济日报要闻版刊发《一纸降书见证历史时刻》,重点关注芷江受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坐落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80年前,这座湘西小城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经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经过慎重考虑,当时的军事重镇——湖南芷江成为中国战区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之地。8月21日至23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芷江举行。芷江受降标志着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
199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包括芷江受降旧址在内的一系列纪念场馆、设施归其管理。来到纪念馆馆区,保存完好的受降旧址、意义非凡的纪念设施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史料,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段振奋人心的岁月。
馆区内,一栋挂有“和平永奠”4个大字的黑色木板房吸引不少参观者拍照留念。这是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屋内陈设仍按照当年的情景布置,桌椅也是当时举办典礼时所用的原件。墙上的一幅油画生动还原了80年前芷江受降的场景:受降代表席上,中方代表昂首挺胸,神情威严。对面的日方投降代表则佝偻上身,表情慌张,举着手帕擦汗。“据说,当时有200多人挤进屋里、围在屋外,争相前来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纪念馆宣传与旅游服务科副科长宋美姣说。
距离受降旧址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受降纪念坊,它被称作“中国的凯旋门”,是为纪念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全面胜利而建立。受降纪念坊面朝东方,意味着日本是从东而来投降,四柱三拱门式的建筑和四周民国风格的护栏,组成了中国汉字中的“血”字,寓意为和平用鲜血铸就,警示国人不可忘记血的教训,努力守卫和平。
纪念馆馆长吴建宏介绍,近年来,为了更好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他们一方面发力打造馆区良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努力挖掘和传承抗战历史文化。
“我们围绕抗战文化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在2022年获得了湖南省文博会金奖。”宋美姣介绍,她们不仅依托纪念馆开展各类研学活动,还到周边的乡镇学校进行专题宣讲活动。“要帮助孩子们增加对芷江历史的了解,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珍惜和平、热爱祖国的种子。”
责编:唐先彬
来源:经济日报
全县2025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建设年”活动讲评、市对县年度考核工作调度会召开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梁志平主持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十三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全力以赴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盛会”活动奖励激励大会召开
梁志平带队调研农特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项目工作并主持召开调度会议
县四大班子领导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活动
县委议军会议暨县领导过“军事日”活动举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