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教育如何融入思政课?29个案例集给出答案​​
2025-10-11 09:37:37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编辑:许敏 |          浏览量:237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全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有机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设计案例集》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徐丽曼、胡承波、秦明担任主编。该书作为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成果之一,集中展现了新时代思政课在“铸牢”教育方面的创新探索与生动实践。全书以“铸牢”为主线,将中华民族历史渊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等内容全方位融入各学段思政课教学专题,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让“铸牢”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刻理解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本书共精选29篇教学设计案例,涵盖大中小学各学段,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特点,遵循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按照一体化教学思路,既突出各学段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又注重教育目标的递进性和衔接性。小学阶段注重感知体验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等的初步了解;中学阶段注重历史、国情教育,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大学阶段深化理论认知,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铸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建立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使命担当。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育内容与重点设计,提高了“铸牢”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该书不仅建立了“铸牢”教育的理论框架,在教学实践中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所选案例均包含课程基本信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及反思等模块,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系统化、具体化的教学参考。在教学策略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议题式研讨、跨学科融合、情境体验、比较分析、社会实践等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知”到“情”再到“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此外,书中案例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等,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性和感染力。

据悉,《案例集》是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果之一。其系统化的设计思路、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不仅为大中小学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资源,也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化“铸牢”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编:许敏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