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评论员 彭鹤鸣
金秋时节,传来两则源自湖南的科研喜讯:一是我国盐碱地辣椒种植实现重要突破;二是“全碳化硅构网型10千伏直挂超级充电系统”落地长沙试运行。一则关系着餐桌,一则关系着出行,当科研成果落在老百姓最关切的“吃穿住行”上时,总会洋溢着浓浓的民生温情。
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是我国辣椒的优势产区,但有很多地方是盐碱地,辣椒难以存活。湖南农业大学邹学校院士带领团队通过科研攻关,在内蒙古包头的盐碱地上种出高产辣椒,将pH值为8.5的盐碱地变成“新粮仓”,亩产干椒超500公斤。盐碱地辣椒种植技术的突破,有利于积极应对耕地资源紧张与粮食安全挑战,有助于推动当地大规模种植辣椒,有望为当地百姓新增致富“聚宝盆”。
想必很多人还记得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高速公路服务站新能源车辆排长队充电的画面。充电效率低、电桩少等难题,是不少人对于购置新能源汽车仍持观望态度的重要原因。如今,经国网湖南电科院联合中车株洲所攻关,“全碳化硅构网型10千伏直挂超级充电系统”问世了——它不仅拥有“1秒1公里”的充电神速,可大大缓解人们的“充电焦虑”“里程焦虑”,还能根据车型,精准控制充电速度和电量,从而更好地保护电池。除了便利出行外,新充电系统还有助于减排降碳,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一方面,科技发展离不开“仰望星辰”。对于未知领域怀求索之心,对于未曾企及的高度有攀登之志,这种精神,支撑着我国科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须“脚踏实地”。科学技术无论先进到何种高度,终究还是要落在老百姓身上,落在每一个人最关切的地方,使科技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科技工作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民利民。期待科技进步持续以“润物无声”之势塑造民生图景,充分推动创新链与民生链融合,以科技“高度”守护民生“温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编:许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全县2025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建设年”活动讲评、市对县年度考核工作调度会召开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梁志平主持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十三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全力以赴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盛会”活动奖励激励大会召开
梁志平带队调研农特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项目工作并主持召开调度会议
县四大班子领导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活动
县委议军会议暨县领导过“军事日”活动举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