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张亚娜
连日来,湖南省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提醒民众做好防范。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疼痛等中暑相关症状。对于老人、小孩等免疫力相对较差的特殊群体,如何防范?听听湖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怎么说。

中暑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及时补充水、盐分和矿物质,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不饮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注意饮食和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合理安排行程,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选择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遮阳帽、太阳镜、太阳伞、防晒霜等。尽量在凉爽的室内活动,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虽然各种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

中暑的正确处理方式
专家提醒,如果发生中暑迹象,在野外时要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如在密闭的室内,要加强通风,有条件时将患者移至有空调处。
治疗中暑的根本是迅速降低患者的体温。可用冷毛巾敷于患者的头部、颈部、腋下和大腿腘窝处等;可将患者浸泡于冷水中,应特别注意确保患者头部不会进入水下,并保护呼吸道,防止误吸和溺水;同时不断按摩患者四肢及全身,加强血液循环;可用冷水擦身加电扇吹风,以迅速降温。
如重症中暑,要及时拨打120,尽快将患者送至正规医院诊治。除了做好降温措施,如患者昏迷不醒,可用拇指或食指用力捏掐“人中”穴,按“合谷”穴,可以起到促醒的作用。
预防肠道传染病,把住“病从口入”
夏秋之交也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应重点关注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洗手;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加工时要烧熟煮透,尽快食用;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隔夜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生食果蔬要清洗干净,不生吃贝壳类等水产品;食品原料要新鲜,发现霉变食物,应扔掉处理,不再加工食用;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尤其发生洪涝时不喝被污染的水;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责编:明毅 汪大庆
来源:新湖南 • 动态
2025年“农商银行杯”职工篮球赛开幕 梁志平宣布开赛
梁志平赴三道坑镇督导检查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十三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全县2025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建设年”活动讲评、市对县年度考核工作调度会召开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梁志平主持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全力以赴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盛会”活动奖励激励大会召开
梁志平带队调研农特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项目工作并主持召开调度会议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