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融媒讯(记者 杨丽君 通讯员 杨若兰 曾予)龙年到,好运至。记者走进土桥镇富家团村,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芷江孽龙”(舞蹈)。
走进土桥镇富家团村民间文艺传承基地,芷江孽龙省级传承人田可元与芷江孽龙市级传承人田海清正在编制迎新春的“孽龙”。从设计、塑型、制作等各环节工序,每件“孽龙”成品需要大约一周时间。在基地里,记者随处可见色彩明亮、造型精致、喜气祥和的“孽龙”整齐摆放。
田可元作为省级传承人,年轻时为了让芷江孽龙生动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结合传统编制技艺,不断摸索研究,在色彩、外观、选材创作中不断创新。“现在我们团队创新的孽龙,比原来的龙要好看很多,看起来比原来的更勇猛。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创新,进行包装,打造亮点,把非遗传承下去。”田可元说。
“芷江孽龙”市级传承人田海清,是富家团村支部书记,他舞了30多年孽龙,凭着外向的性格和能说会道,他积极带动、培养了一批芷江孽龙舞新人。当地每逢过年过节,田海清就会组织“孽龙送福”队伍,挨家挨户送福,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从最初的耳濡目染到后来成为一种守正传承文化的信仰,田海清认为保护和传承孽龙舞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坚持的初心。从 2014 年开始,田海清把这项非遗文化引入芷江校园,编进课本教材,不仅如此,他和其他孽龙传承人还积极向后辈传授技艺,希望能让孽龙舞以及那份初心代代相传。田海清告诉记者,孽龙成员里年纪最大的有50多岁,最小的只有10岁。只要有人肯学,他们团队都愿意教,要把孽龙舞传承发扬下去。
芷江孽龙,是中国龙中最小的“龙”,总长不超过3米,而且身上无节,始终盘踞着身躯,把自己卷曲成仅有1.5米的高度。它造型独特,似龙非龙,是一条龙头、蛇身、凤尾的“S”形袖珍龙。它是舞龙人数最少的龙,一人舞龙,一人舞宝,两人就能舞起一条孽龙。
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芷江孽龙”舞,在富家团村已沿袭了百年历史,芷江孽龙舞已逐渐演变为集扎龙、祭龙、舞龙、游龙、化龙等一系列独特的孽龙民俗活动。目前,富家团村芷江孽龙民间艺术团已有成员45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2人,县级传承人20余人。富家团村支两委成员、入党积极分子也成了“孽龙”表演团队的主力军。如今他们能代表芷江参加非遗项目“舞动中国龙”全国主会场活动,田海清每天带着团队在村部加强练习,力争把“芷江孽龙”推向国际舞台,让更多人知道孽龙,喜欢上孽龙。
责编:阳蕙鸿
一审:张书萍
二审:阳蕙鸿
三审:汪大庆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梁志平在岩桥镇督导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
梁志平带队督导检查“三大盛会”重点项目建设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九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
芷江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工作部署会召开
梁志平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和观摩组织工作
梁志平带队实地调研“三大盛会”观摩组织筹备工作
梁元和督导检查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