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融媒讯(记者 尹华 韦妹 通讯员 杨铠玮)每一件文物,都是凝固的烽烟;每一处遗迹,都是永恒的见证。它们或许沉默,却承载着血与火的呐喊;它们或许沧桑,却铭刻着民族不屈的脊梁。从受降坊的庄严石刻,到泛黄的家书字句,每一件斑驳的文物,每一处沉默的遗址,都是那段烽火岁月的见证者,它们镌刻着民族的记忆。系列报道《抗战烽火里的历史印记》,将带领大家循着文物的印记,触摸抗战的脉搏,聆听那些被岁月尘封却永不磨灭的故事。
在飞虎队纪念馆内,一件飞虎队员抗战时期的飞行服吸引着无数参观者的目光。这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如今在纪念馆的精心陈列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见证着飞虎队员和中国军民齐心协作、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也诉说着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珍视与守护。今天,《抗战烽火里的历史印记》向大家讲述这件飞行服背后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把芷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势必占领芷江机场,在1944年到1945年,飞虎队第五大队驻扎在芷江机场,与中国军民并肩抗战,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芷江机场东临长沙,南屏桂林,是阻挡日军西进的关键枢纽。从这里起飞的战机,作战半径能够覆盖整个华中、华南日军的重要交通线及兵站。1943年,盟军在华中的战略核心——芷江机场经历了大规模扩建,成为远东地区第二大军用机场及最重要的前线机场之一,这里驻扎着美国第14航空队和第23战斗机大队的主力,扼守着中国西南腹地的空中门户,被誉为烽火中的“远东堡垒”。
抗战时期,飞虎队员驾驶P-51“野马”战斗机和B-25轰炸机从芷江机场起飞,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在豫湘桂会战中,他们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猛烈打击日军的补给线和军事设施。湘西会战(芷江保卫战)期间,他们与中国军民协同作战,牢牢掌握制空权,有效阻断了日军的进攻,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据统计,在飞虎队驻扎芷江期间,出动作战飞机超过2000架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讲解员邓雨介绍道:“在这个橱窗里展示的是2003年第一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有一位叫做迪克 · 罗西的飞虎队员,看到了阔别60年的芷江籍飞虎队员滕子元,内心非常地激动,他当场脱下来这件飞行夹克,然后捐赠给了芷江。”
1945年8月21日,在芷江机场,侵华日军投降代表在此向中国军方递交投降书,曾经在此浴血奋战的飞虎队英雄们,与他们用生命守护过的土地一起,分享了这份胜利的荣耀。
芷江,这片见证鲜血与胜利的土地,正精心守护着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飞虎队纪念馆里这件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飞行服,向来参观的人默默诉说着那段并肩作战的历史,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责编:唐先彬
一审:张书萍
二审:唐先彬
三审:汪大庆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怀化市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芷江开幕 中八转动与世界同频
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记者见面会在芷江举行
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和平文化交流座谈会在芷江举行
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友好签约座谈会在芷江举行
梁志平带队开展第四届怀化市旅游发展大会暨乔氏中式八球大师赛模拟演练
梁志平带队开展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第三轮模拟演练
梁志平带队督导和平文化节系列活动安全保障工作
梁志平调研督导“三大盛会”项目建设收尾工作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