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创作阅读中心落户芷江并举行文学讲座
2025-09-08 11:22:21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 编辑:明毅 |          浏览量:3518

芷江融媒讯(通讯员 张勋 申卫华)9月5日,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创作阅读中心授牌仪式在芷江侗族自治县举行,标志着国家级民族文学平台在芷江落地生根。

授牌仪式前夕,《民族文学》副主编杨玉梅博士以《文学、生活与时代》为主题,为芷江当地作家、文学爱好者及师生代表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学讲座。

讲座伊始,杨玉梅以“从通道乡村到北京:一段文学滋养的生命旅程”为题,深情回顾了自己从湖南乡村走向首都的成长历程。她坦言,这一路辗转求索、不断超越自我的经历,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更深深塑造了她的文学观与精神世界——乡土的淳厚与都市的开阔,共同融汇为理解人、书写人的独特视角。

随后,她结合二十余年担任文学编辑的深厚阅历,生动阐述了“编辑眼中的文学世界”,透过多位文学名家的创作案例,剖析好作品的诞生过程与内在肌理。她以审稿人的专业视角,为现场读者解析作品的评判维度与发展空间,逐步搭建从阅读鉴赏到自主创作的思维桥梁。最后,她寄语所有怀揣文学梦想的听众,成为一名好作家,没有捷径可言,唯有坚韧不拔、点滴积累、厚积薄发,才能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她鼓励大家以经典为师、以生活为友,在持续写作与反思中不断突破自我,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声音。

讲座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与会者围绕写作痛点积极提问。有青年作者请教“如何将家乡小事写出时代感”,杨玉梅以名家短篇为例回应:“要找到‘小切口’与‘大主题’的连接点,比如写侗族老人织锦,既写纹样里的民族记忆,也写手艺传承中的时代变迁,小事便有了厚度。”芷江作家协会代表田玲表示:“杨老师的分享既解答了我们的写作困惑,更让我们看清了本土文化的创作价值,今后会更注重在读书中练笔、在生活中挖材。”

杨玉梅表示,芷江是一这座镌刻着和平基因、绵延着千年文脉、浸润着侗族风情、跃动着山水灵性的美丽小城,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她鼓励本地创作者要以读书为本、以生活为根,深入挖掘这座蕴藏丰富的文化“富矿”,将沉淀千百年的历史遗迹、多彩独特的民俗风情、珍贵绚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注于笔端,使创作既延续地域文脉、彰显文化厚度,又跃动时代脉搏、展现时代精神。

《民族文学》杂志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唯一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自1981年创刊来,《民族文学》杂志秉持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团结少数民族作家、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办刊宗旨,推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培养了大量的创作人才。

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芷江创阅中心的揭牌成立,将为芷江广大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对繁荣芷江文学事业、打造芷江本土文学精品、传播芷江优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明毅

一审:张书萍

二审:明毅

三审:汪大庆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市级
县级
专题专栏
特别推荐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