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在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前方战士浴血奋战,后方百姓拥护支持,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最终夺取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记者 蒋智丞:这里是沪昆高速芷江收费站,收费站以醒目的V型字母和金色对联突出芷江受降名城 和平文化名城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凯旋门式外观。
“庆五千年未有之胜利,开亿万世永久之和平”-- 75年前,日本侵略军代表今井武夫到湖南芷江乞降,县城东门上贴出巨幅对联。在这片饱受日军蹂躏的土地上,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军民低下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历史选择了芷江,芷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恢弘篇章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这幅对联依旧气势宏伟地题写在芷江收费站这座中国“凯旋门”上。
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当年抗日军民勇赴国难、视死如归的悲壮却历历在目。“操吴戈兮敌若云,车错毂兮短兵接”,守护家园、保卫国家之战迫在眉睫,夺取自由、守望和平之战刻不容缓,守护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和尊严之战势在必得。
1945年4月9日,日军以夺取芷江机场为目的的“湘西会战”在绵延的雪峰山打响,我们又称之为“芷江保卫战”。时年35岁的芷江籍将领杨伯涛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参加了这次战役。
杨伯涛是芷江县芷江镇东门口杨家院子人,16岁辍学从军,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常德战役和芷江保卫战,并在江西、湖北、湖南、重庆等地长期展开对日做战。
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杨伯涛侄子 杨顺洪:他(杨伯涛)打仗打得多,他考取黄埔军校后就很少回来过,他是在保卫国家,管不了家里,他是国家的人。
芷江保卫战中,杨伯涛奉命直插敌右侧的交通隘道—洞口县山门镇,歼灭日军一个轻重联队和步炮队一部,在日军右侧背拉开了一个口子,截断了日军唯一的交通线,使日军后方交通陷入闭塞,将日军陷入我军包围之中,促成了雪峰山大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讲解员 龙芝慧:我身后的这些照片是芷江保卫战的场景,1945年4月至6月日军为了摧毁芷江空军基地发起了芷江作战,我们称之为芷江保卫战,这场战役以日军的大溃败和我方的彻底胜利而告终,这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防御转向反攻的转折点。
当年,21岁的谭义才也参与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他一路从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战场打至湘西会战的主战地。
抗战老兵 谭义才:(老百姓)给我们提供了帮助,送菜 ,帮伙夫挑担,送粮食,我们有个伙夫头五十多岁了,挑起口大铁锅,老百姓家里自己饭不够吃,把家里的红薯都拿给我们煮饭,当粮食 (日本战败了),从我们排里到连里都很高兴,个个讲我们再也不用当亡国奴了,这下放心了,国家安全了。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无数中华儿女怀着必胜的信念在战场厮杀,无数英勇战士为民族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战火击垮家园,但始终无法摧垮人民的意志,面对日军接二连三的进犯,老百姓也成为了抗战的一员。
1937年10月至1938年10月,由芷江、会同等11个县投入民工1.9万人修建了芷江机场。作为抗战时期远东地区第二大空军基地,芷江机场不断遭到日军轰炸,而每当机场遭受轰炸后,成千上万的芷江民众,便带上锄头、畚箕等工具去填补弹坑,抢修跑道。许多匠人为机场赶制了大量木竹编模型飞机,秘密地将他们排列在机场中央,用帆布遮盖着,借以蒙蔽迷惑日军,以达保全和掩护中国和盟军飞机的目的。从1940年至1942年两年时间里,洞口、凤凰等14县3万民工自发参与到扩建芷江机场的工作中。
经过中国军民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日军投降代表乘降机抵达芷江机场受降。当天,芷江成了狂欢的海洋,欢庆的人群如潮水般汇聚、欢呼、歌唱,5000多人聚集在芷江机场,到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芷江籍抗战老兵 刘道民:日本宣布投降了以后,我们电台就把收音机,几个年轻小伙子把它抬起来 满街转,宣布好消息。
在从机场前往会场的10多公里路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人群中,不断有人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审判战争罪犯”、“血债血还”等口号。尽管有宪兵把守,但人群仍然不断涌向路中间。年仅17岁的杨承绯,当年是芷江县沅郡联立中学的一名学生,听说可恶的日本人要来投降,他和班上的同学跑到了机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目睹了当年日本投降的场景。
芷江退休教师 杨承绯92岁:我们在那里看,他们(日军投降代表)进来以后,敬个礼,把皮带(武装带)解了,把刀取下来放在桌子上,意思就是缴械了,帽子也取了放在桌子上,在投降书上签字,签完字后就坐在那里,后来,还照得有日本投降的照片,贴在钟鼓楼。
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 吴建宏:芷江受降这个重大历史事件,成了载誉中外的受降名城,胜利之城,英雄之城,和平之城,芷江受降,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漫漫长夜,终见晨曦,河山再造,日月重光。 “日落芷江”,承载的不仅仅是无法忘怀的历史,也注定被写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里,成为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最为光辉的一页。
责编:芷江融媒体中心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梁志平带队实地调研“三大盛会”观摩组织筹备工作
梁志平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梁元和督导检查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元和主持召开高质量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调度会
县应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安保维稳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梁元和带队调研督导县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志平在土桥镇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梁志平督导调研“三大盛会”安保维稳与接待保障工作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