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大半个中国被践踏,3500多万同胞伤亡。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大地上无数国人用热血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92年过去了,硝烟散去,警钟长鸣。今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面向未来。
日前,位于辽宁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得到了一批来自民间收藏家捐赠的珍贵文物史料。这些文物史料为博物馆深入研究抗日战争史、九一八事变史提供了重要的文史资料和实物佐证。
历史文献收藏家詹洪阁将珍藏多年的1931年9月19日至1931年12月间,记录和见证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侵占沈阳城,进而入侵辽宁各地的14份日本出版的《东京日日新闻》报纸、号外,无偿捐赠给“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历史文献收藏家 詹洪阁:更主要的还是教育后人,让更多广大青少年学生们了解这段历史。
在1931年9月19日出版的号外中,刊载着标题为《东北大学生打倒日本大演说会》的简短新闻,译文大意为:“19日上午8时,东北大学的学生全部到本校讲堂集合,召开大型演讲集会,谴责、控诉日军侵略,并提出建议当局通电各国,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对中国进行援助”。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藏品部主任 白宇:1931年9月18日夜我们知道是10点20分左右,日军开始进攻北大营,爆发九一八事变,但是在第二天上午8点,东北大学的全体学生已经在礼堂召开了一次打倒日本的演讲大会,虽然说寥寥数语,但是也可以表现出来东北爱国学生拳拳的爱国之情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在另一份12月24日的《东京日日新闻》上,醒目印着标题为《义勇军东进》的文章,以图文结合记录着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的战斗实况。篇幅很短,却是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国爱国军民抗战精神的直接体现和见证。
历史文献收藏家 詹洪阁:这里记录义勇军的资料比较多,尤其在1931年的10月份到12月份,这14件当中有9件记录了,当时义勇军进行抗战救亡甚至牺牲的这样的记录和报道。
据了解,此次捐赠的抗战题材文物史料内容直观,主题鲜明,对丰富博物馆馆藏,填补相关文物种类空白起到重要作用。博物馆将妥善保管好这些文物史料,认真研究,挖掘文物的内在价值。
责编:许敏
来源:新湖南 • 世相
梁志平专题调度全县自然资源规划用地工作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财经委员会(扩大)会议
利亚德集团捐赠仪式在芷江举行
梁志平在新店坪镇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暨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025年全国科普月(怀化)主场活动暨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南区域换展怀化站集中启动仪式在芷江举行
怀化市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在芷江举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