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万丽君
火宫殿的年味小点“香酥软糯,各具特色”,铜官窑传统庙会“百货充盈,游人纷沓”,长沙新春灯会“千门如昼,嬉笑游冶”……连日来,网红城市长沙更有创意、更具新意的年俗新表达,正在为延续千载的“中国年”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一岁之端,百节之首。如何对待新年,每个中国人自小就习得了满满的仪式感:写春联、贴窗花;穿新衣、走亲戚……无论具体讲究如何,这些送福迎春的新春年俗,道尽了日常生活的期望和希冀,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淬炼和积淀。
过年意味着岁月更替,年味儿自然也会常过常新。南朝人宗懔在其《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这些风俗习物,对现代人来说早已陌生。倘若写一版2024年的“岁时记”,内容应该多半是如今正在被津津乐道的,年轻人掌勺年夜饭、汉服逛花市、春节限定Citywalk的新年“三件套”了。
但这些对年俗的创新,并不意味着年味的消解。比如,掌勺年夜饭寄托着情感上的团圆;汉服逛花市是春节文化内涵的彰显……春节年俗的传承与创新背后,是始终如一的虔敬天地、善待万物,是从未改变的感恩生活、创造美好。欢声笑语、流光溢彩中,年味浸润着生生不息、燎原成势的力量,带来饱满、热烈的感受,足够充盈情感和治愈辛劳。
在海南,年俗前面往往都要加上一个“做”字,比如过年叫“做年”。恰如这个说法所揭示的,年味确实是“做”出来的。过去,贴上对联、穿件新衣、包顿饺子就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心之所向。但时至今日,唯有将时代新变融入传统年俗,以当代审美进行演绎,才能提高人们的幸福体验和获得感。与时俱进创造更好的仪式载体,增添更多的文化意趣,丰富它的时代表达,契合当代口味的仪式多了,年味儿自然就浓了。
如学者所言,春节的文化仪式里有我们始终不渝的生活理想。“年味”的面貌或许不停在变,但我们对家国的情感、对未来的祈愿始终相通相连。万象更新之际,让我们在流变的年俗中,品味融合古今的意趣,触摸文化的肌理,充盈向上向前的精神,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编:阳蕙鸿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梁志平专题调度全县自然资源规划用地工作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财经委员会(扩大)会议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11次常务会议召开 梁元和主持
梁志平在新店坪镇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
利亚德集团捐赠仪式在芷江举行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梁志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暨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025年全国科普月(怀化)主场活动暨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南区域换展怀化站集中启动仪式在芷江举行
下载APP
分享到